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毕节市奋力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①筑牢生态屏障 厚植发展底色

   2023-03-14 天眼新闻110
导读

毕节,凭生态而立,因生态而兴。绿色生态之于毕节,是发展的根基,也是毕节从“试验”迈向“示范”的靓丽底色。随着国发〔2022〕2号文件和《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出台,毕节再一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坚持生态

 

毕节,凭生态而立,因生态而兴。


绿色生态之于毕节,是发展的根基,也是毕节从“试验”迈向“示范”的靓丽底色。


随着国发〔2022〕2号文件和《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出台,毕节再一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传统煤电产业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新征程上,毕节正铿锵前行。


筑牢生态屏障厚植发展底色


初春,走进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蓝天白云下,万亩林海连绵数十个山头。一幢幢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分布其间,山中树木郁郁葱葱,村子里溪水淙淙。


“谁会想到30多年前,这里还是荒山秃岭,茅草做的屋顶会被大风掀翻……”回想起以往的苦日子,海雀村护林队长王光德有太多话想说。


平均海拔2300米的海雀村,曾经因为过度的毁林开荒,一度导致村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山边边”,森林覆盖率不足5%,土地石漠化严重,生活赤贫。


痛定思痛后,海雀人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决定用辛苦奋斗唤回绿色根基。变化,是从已故老支书文朝荣带领村民上山种树的那一锄头开始的。“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可多打粮。”怀揣消除贫困的决心,全村老少在3年间种下了1.2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荒山渐渐披上绿装。




经过30多年努力,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不到5%跃升到如今的77.21%,1.37万亩林木价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


“如今这片林海不仅涵养了海雀的生态,也成了我们的‘绿色银行’”。王光德说,2022年4月底,全省第一张集体林的林业碳票在海雀村发放,涉及以华山松为主的森林面积7346.5亩,预估碳汇价值104万元左右,能让全村229户群众户均增收4500多元。


生态好了,有了水源,海雀村发展起了特色产业,种香菇、种中药材、搞旅游,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回乡创业,建起了民族服装厂等企业,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宽。


自从被国务院批复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毕节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为重点的多项生态建设工程,同步改善生态和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绿色毕节”行动,奋笔书写“生态大文章”,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厚植绿色发展生态底蕴。


筑牢生态屏障,守好生态底线。近年来,毕节市还通过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措施,打出了污染防治“组合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61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