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精准把脉环境损害 司法鉴定“国家队”这样为生态环境发声

   2024-06-12 上观150
导读

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如何“定损”?坐落于上海市苏州河畔、拥有90多年历史的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遵循“以科学捍卫公正”的院训,为生态环境发声,为绿水青山代言。 2024年六五环境日前夕,《法治日

 

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如何“定损”?坐落于上海市苏州河畔、拥有90多年历史的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遵循“以科学捍卫公正”的院训,为生态环境发声,为绿水青山代言。 


2024年六五环境日前夕,《法治日报》记者来到这里,聆听鉴定工程师们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精准识别未知污染物


2023年,某农用地遭遇非法倾倒未知化工废液,导致地面植物大面积死亡,并弥漫着刺鼻气味。在前期勘查中,调查人员始终无法确定污染物的具体成分。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接到委托,迅速派人前往收集资料并做现场勘查。


案情分析、全面勘查、采样检测,鉴定团队搞清楚了污染物特性,构建了场地污染模型,确定了环境损害程度和范围。鉴定人程宽说:“化工废液污染种类繁多,很多都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判别,只有先识别出未知污染物,继而明确健康风险程度,才能确定合适的修复目标值并开展环境修复。”


该案在未知污染物筛查和损害鉴定方面的实践,为处理类似的工业废物非法倾倒案件提供了示范样本。


近年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在未知物检测和健康风险评估领域不断深入研究,通过结合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和非靶标筛查技术,掌握了高精度的分子量信息,从而全面检测样品中的未知污染物,并分析健康风险程度,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提供了全面且可靠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据了解,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研究室共有43名司法鉴定人,90%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历占比55%以上。学科背景各不相同的他们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的共同使命,持续创新并应用未知物检测、卫星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尖端技术,对环境损害进行精准“把脉”。


创新方法破定损难题


2023年3月,某市林业管护部门发现某林地被非法倾倒渣土,涉案人以土地复垦的名义对其加以掩饰,结果导致60%的复植苗木死亡,剩下的也奄奄一息。由于违法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导致“定损”成为难题。


鉴定人郭雪艳说:“许多渣土并非‘毒土’,这和树木死亡是否有直接关系需要证据支撑。”为此,郭雪艳和同事们挖掘了160多个深2米至4米的深坑,采集土壤样品,突破传统的土壤化学污染指标分析,转向检测土壤孔隙度、肥力及生物等指标。这一突破性的鉴定分析方法,最终找到了林地被破坏的依据。鉴定结果显示,涉案地块内采集的土样入渗率超标,完全不符合绿化种植土壤的要求。


此案的成功鉴定为查清非法倾倒渣土损害林地这类疑难复杂案件提供了路径选择,也为相关案件的事实认定、修复方案有效实施、生态损害赔偿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面对“废水偷排”“渣土围城”“非法捕捞”等一系列环境顽疾,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团队迎难而上,创新运用各类鉴定技术和方法,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系列环境损害案件得到了公正的审理,违法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受损的环境得到了及时的修复。他们的工作不仅为保障林地生态安全、打击违法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撑,还为遏制大城市“渣土围城”乱象提供了治理范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28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