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0日讯 3月20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品,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忠宇,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纪伟,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山亭分局局长王虎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品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枣庄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全力以赴推进治污攻坚,枣庄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连续两年获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等次、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美丽枣庄建设取得新突破,薛城区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主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枣庄市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优于省下达年度目标1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64.1%,较2022年省内排名进步3个位次。SO2、NO2、CO等指标浓度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PM2.5、PM10、SO2变化幅度分别列全省第4.第3.第2位。枣庄市7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水体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到100%。薛城蟠龙河被评为全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面完成了89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在枣庄市召开,典型治理经验被全国全省刊发推广并在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培训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服务高质量发展精准高效。创新构建“无事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严惩恶意违法,送法律、送政策”的“三不一严两送”监管服务模式,17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完善运用非现场执法,实现监管无感知。优化环境行政处罚工作程序,增加免罚减罚事项36条、免罚轻微违法行为企业45家(次)。持续开展“优化服务、包镇联企”服务活动,对1700余家(次)企业组织“环境体检”帮扶。2023年共审批项目环评327个,枣庄市462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环评办结率达到100%,117个2024年省重大项目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环评目前已办结81%,让项目赢在“起跑线”。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4.35亿元,支持枣庄市76个重点治污项目建设。
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探索排污权使用和交易,枣庄市被列入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拓宽新建项目排放指标来源,为项目落地提供环境要素保障。强化创新引领,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入选国家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山亭区被列入全省2023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试点地区;台儿庄建成、试运行全省首个政府主导的碳资产管理平台。坚持数据赋能,推进监管创新,打造“一中心、一平台、N应用”的智慧环保平台,滕州市智慧环保平台入选全国“2022智慧环保十佳创新案例”。加强执法规范化和监测能力建设,市区两级配置执法、监测仪器设备225台套,改造标准化执法场所、实验室3100多平方米,枣庄市6个县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全省率先全部取得CMA资质。
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出台《枣庄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无废学校”等7个“无废细胞”评价指标,完成40项“无废细胞”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开展枣庄市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危险废物起底式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问题640个(条),枣庄市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风险应急应对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健全风险源、风险物质和应急物资“三张”清单,将577个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更新发布58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完成109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