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认识和把握好新一轮督察“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信仰者、践行者、奋斗者。
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新特征,更加自觉担负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大使命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新一轮督察必须立足这个中心任务,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新特征,切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地位更加凸显。党的二十大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之一,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不再只是锦上添花的重要因素,而是事关成败的决定要素,地位更加凸显。西南地区生态地位重要,必须担负更大责任。要深刻认识这一根本特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找准督察方位。
任务更加艰巨。党的二十大明确把战略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将生态环境目标从明显改善调整为根本好转,要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这意味着,生态环境质量达标甚至更好,不再只是体现在总体情况、平均数量上,而是要体现到每个领域、每个要素、每个因子上,任务更加艰巨。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必须付出更大努力。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特征,坚持目标导向,进一步突出督察重点。
作用更加重大。党的二十大鲜明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代表着,生态环境保护不再只是发展带来并需处理好的问题,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核心标志、重要引擎,作用更加重大。西南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必须要有更大作为。要深刻认识这一重要特征,增强系统观念,进一步拓宽督察领域。
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新一轮督察要坚持促发展、保民生、守底线、防风险,在全面贯彻落实新部署新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和阶段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转型难度较大,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督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的情况,督促地方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新型产业。重点了解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情况,督促地方下决心破解磷石膏等区域特有大宗废渣综合利用难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风险、生态破坏、资源浪费问题。重点督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保要求的情况,推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着力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基础。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不平衡、不稳定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久久为功。督促地方紧盯短板弱项持续用力,协同加强成渝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巩固拓展重点流域总磷污染控制,统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更加注重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既要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治理的大文章,也要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油烟、噪声、异味等小问题。重点督察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督促地方在“放、管、服”的同时,严防发生企业违法排污严重污染环境的事件。
着力推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重点督察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进展情况,保证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川渝长江岸线保护、云贵川赤水河生态保护等重大项目落实。重点督察开发建设活动破坏自然生态问题,坚决查处违规开发建设交通、旅游、地产等项目,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