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腹地的安徽宿州,一排排蓝色光伏板漂浮在水面上,昔日的采煤沉陷区呈现“新光景”;安徽合肥十五里河的水岸边,水草丰茂,百鸟翔集,一汪清水入巢湖……一幅幅“绿色发展、万物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从采矿区的“变废为宝”到流域的“人水和谐”,这是中国节能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安徽提供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的绿色样本。
近年来,中国节能通过全产业链和菜单式定制服务,突出治理重点,采用灵活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在治理的基础上推进相关产业发展,探索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导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产业经济发展共同实现的一体化治理路径,充分融入地方区域发展经济圈和生态文明建设圈。
治河清源,促进人水和谐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
十五里河发源于大蜀山东南麓,全长27.2千米,河道弯曲,源短流急,具有防洪、蓄水、生态等功能。同时,作为一条穿城而过、流入巢湖的重要河流,十五里河水质与巢湖水环境密切相关。
巢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021年成功入选中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中国节能所属中节能国祯十五里河流域治理一期项目是本工程重点子项目之一,内容涵盖城市点源、面源、内源污染治理以及生态补水、生态修复和综合监测工程等,投资近15亿元。
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将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河流生态的补水,提升至十五里河上游,有效改善河道水质,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补水规模达到10立方米/天。
中国节能加强流域内污染物产生、疏移及排放全过程控制,采用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相结合方式,每年调蓄初期雨水总量约1500万立方米,削减氨氮污染物约200吨。在沿河种植的水生植物,打造形成了水清岸绿的城市生态网,为市民营造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休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