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力争在2028年年底前全面建设完成后,小清河将成为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成为和谐安澜、水清水美、畅通便捷、赏心悦目、画意乡愁的幸福生态绿脉。
小清河云锦湖段美景
打造复合型生态廊道
力争2028年年底前全面建成
小清河是山东唯一兼具水陆联运、海河联运、防洪除涝、农田灌溉等多种功能的“黄金水道”,横跨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5市,有近900年的历史。
此次出台的《规划》明确了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目标:修复沿河绿带,连接整合破碎生境,建设营造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宜居生态,形成全线连续贯通的“绿色飘带”;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改善规划区生态环境指标;逐步提升河道防洪除涝能力和航运用水保障能力;实施生态主题景观带建设、培育精品文旅名镇、打造重要辐射带动节点、开发特色主题旅游路线,充分发挥小清河防洪、除涝、生态、灌溉、供水、航运、文旅等综合效益。
《规划》明确,力争在2028年年底前全面建设完成后,小清河将成为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成为和谐安澜、水清水美、畅通便捷、赏心悦目、画意乡愁的幸福生态绿脉。
从规划建设范围上看,以小清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为核心区,以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条主要支流河道、流域内5市相关区域为联通联动区,干支流河道管理线以外坚持“宜宽则宽”原则,适度向外辐射。
其中,核心区沿小清河干流在河道两侧管理范围线内开展路网、绿色河岸等贯通工程,在河道两侧保护范围以内适宜区域进行农田林网、退化林修复规划建设;联通联动区围绕8条一级支流管理和保护范围、流域内5市相关区域的重要生态节点进行完善和提升,确保干流与主要支流、重要节点间生态廊道的互联互通。
形成“一轴、两廊、三区、四带
五湖、六园、七节点”的总体布局
根据《规划》,小清河生态廊道总体布局上,从水脉、绿脉、路脉、文脉四方面入手,遵循“以河为轴、以绿为底、以路为媒、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小清河区域位置、社会状况、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要素,发挥“多点辐射、节点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一轴、两廊、三区、四带、五湖、六园、七节点”的总体布局。
其中,“一轴”指小清河生态廊道景观轴;“两廊”指水系蓝道、堤顶绿道;“三区”指自然郊野区、休闲旅游区、生态湿地区;“四带”指在小清河沿线城区或城镇段设置的四个生态主题景观带,包括:济南市-清河泉水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魏桥镇-清河现代工业生态主题景观带,博兴县-清河齐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羊口镇-清河盐文化生态主题景观带;“五湖”指华山湖、白云湖、芽庄湖、马踏湖、巨淀湖;“六园”指源头游赏公园、济南航运历史公园、邹平织艺郊野公园、博兴草柳编特色园、高青商周遗址园、小清河入海口湿地公园;“七节点”指打造睦里闸、华山湖、白云湖、金家堰闸、马踏湖、广饶县段、羊口镇文旅辐射带动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