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上涨1.52%,深证成指上涨0.56%,创业板指下跌0.39%。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中信策略:市场生态将逐步改善 红利仍是主线
投资者对海外流动性预期迅速下修,中东地缘冲突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国内宏观运行平稳,政策更重落实而非新增;新“国九条”发布后市场生态将逐步改善,结构分化程度会不断加剧;随着年报、季报和机构持仓的集中披露,以及地缘扰动的密集出现,预计未来一个月市场博弈仍然激烈,配置上建议继续偏向红利,同时关注出海逻辑扩散。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迅速降温,风险资产及非美货币波动加剧,海外地缘扰动增多,商品全面涨价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担忧。其次,从内部环境来看,一季度国内宏观经济整体平稳,呈现了生产旺、价格指标偏弱的状况,预计4月末政治局会议将聚焦政策落实和金融稳定。最后,从市场生态来看,近期三个变化预示着资本市场生态逐步开始改善,市场资金面结构性偏向红利的趋势更加明显。
申万宏源策略:复杂的四月脚踏实地 高股息思潮有望不断强化
4月A股总体指数仍有韧性,但进入调整波段的结构却有所增加。4月行情影响因素繁多(经济和业绩验证,还有新国九条、海外货币宽松预期下修、地缘政治风险等),各类资金诉求表达相对独立,结构乱战是突出的市场特征。乱战行情中,分辨和坚守中期趋势是占优策略,我们继续强调:1. 总需求改善难外推,供给侧机会更持续。2. 新国九条下,高股息思潮有望不断强化,而主题的不确定性提升。3. 周期品供需紧平衡,全球格局变化其实也是一种趋势。
海通策略:二季度或震荡蓄势 当前一季报有哪些关注点?
2月5日以来股市行情为底部后第一波反弹,二季度或震荡蓄势。我们将今年2/5以来股市的反弹定性为市场见底后的第一波反弹行情,对于本轮行情的上涨时空,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历史底部第一波反弹。回顾过去四次大盘筑底的第一波反弹行情,行情往往持续2-3个月左右、指数涨幅25%-30%左右。本轮行情目前持续约2个月,上证综指自低点最大涨幅为17%,沪深300为16%,万得全A为25%。对照历史来看,随着本轮行情上涨,市场逐渐积累一定的获利盘压力,未来短期市场上涨节奏或有放缓。
光大策略:4月之后预期或将重归稳定 关注高股息与顺周期风格
近期市场整体震荡,波动有加大趋势,预期不稳或许是重要原因。近期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市场缺乏明确的上行或下行方向,上证指数基本围绕3000-3100点范围波动,但是波动显著放大。我们认为这或许主要与投资者尚未有稳定预期有关。预期的不稳,一方面可能是担心财报的密集披露期会给市场带来扰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对国内经济判断存在分歧。在基本面及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市场预期在4月之后或将重归稳定,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在财报完全披露之后,基本面的回暖将有望得到数据层面进一步的验证。此外,未来资本市场相关政策的逐渐出台落地也将对市场预期及信心起到稳定的作用。市场预期在4月之后或许将重归稳定,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中泰策略:有顶有底 波动加大 风格分化
倾向于指数可能呈现一个“有顶有底,波动加大”的形态。首先要强调的是处于一个“过渡”期,短期内并不意味着基本面因素完全占主导地位,同样的,也不能忽略非基本面定价因子的影响,这是一个权重变化的过程。“有顶”的判断源于基本面因子中的价格因素迟迟未见改善,粗略的从历史上看,与本轮持续时间相当的“量价分化”阶段,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还是要等到价格转好。“有底”的判断则主要来源于非基本面因子的支撑,包括严格监管等。风格上更看好大盘价值的表现,一是短期内,市场预期可能要悲观一些,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避险需求可能阶段性回升;二是持续推荐的外向型配置方向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有色金属和家电。全球定价的大宗品和外需主导的出口品种会持续关注。
招商策略: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 行业景气度有何变化?
一季度整体GDP增速5.3%,超市场预期改善。结合一季度经济数据和各行业景气度变化,我们预计一季报业绩增速较高或者景气修复的领域主要分布在:1) 出口链:汽车零部件、白电、小家电、航海装备、通用设备、电网设备等;2) 消费/出行领域:如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休闲食品、铁路公路、物流等;3)资源品领域:工业金属、贵金属、油气开采等。我们预计本次年报和一季报将会更加明确A股ROE和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改善的趋势,高ROE高FCF龙头有望成为下一个阶段较好的占优风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