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气温进一步回暖。位于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的江苏鸿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的设备每天都高速运作着。生产车间里,一筐筐菌菇,在流水线上运行200多米,来到采菇工人面前;育菇车间内,新风控制、蓝光控制、加湿器控制等数字化环境控制系统,模拟出最适宜鹿茸菇生长的环境……
正在流水线上作业的釆菇工人。顾士刚 摄
近年来,睢宁县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先行区建设。黄河故道姚集段全长32公里,姚集镇因势利导,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以菇为链,串起加工、种植、新能源等多业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姚集镇是农业大镇,种植玉米、大豆、果树等共计8.5万亩,每年产生玉米秸、大豆秸、木屑等3万多吨“废料”。为破解难题,姚集镇把目光落在了食用菌上,探索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菌菇产业+生物质热源+食品加工+循环农业”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之路。
江苏鸿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建雄说,公司生产的鹿茸菇主要原料是玉米秸、大豆秸、木屑等,每天需要150吨至200吨。官山镇农业龙头企业江苏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吃”秸秆的大户,年需求量约6万吨。梁集镇农业园羊肚菌种植及加工也在蓬勃发展。目前,睢宁县食用菌产业已带动全县近万人就业和发展产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为了让菌菇种植产生的菌渣“变废为宝”,姚集镇招引徐州恒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用菌渣做燃料生产蒸汽,为江苏鸿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清洁能源。“两家企业优势互补,互相提供原料或能源。”徐州恒晟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秦程介绍,公司每小时能生产65吨300℃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