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27日电(胡丰盛)10月27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发布《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相关应用案例成果,旨在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四难”问题,因地制宜建立符合湖州地方特色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以下简称“VEP”)核算标准,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应用,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双向转化路径,高质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据悉,该标准是由浙江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牵头制定,用于定量核算某一特定地域内所含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并通过采用预评估、后评估和监测评估3种方式,以提高核算和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对其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及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可实现评估地域范围更聚焦、价值变化更明晰、结果应用更加精准。该标准聚焦以项目为主体,在参考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相关文件,综合特定地域单元与行政区域单元差异的基础上,重点对适用范围、评估原则、评估流程、生态产品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方法、指标选取、生态产品价值变化评估、数据采集与评估质量控制以及评估成果汇总等9大方面做出了明确规范。
新闻发布会现场 湖州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湖州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致力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优势和示范效应。浙江工业大学作为浙江省VEP核算与应用探索的牵头单位,致力于GEP与VEP的核算与结果应用研究。此次,湖州市与浙江工业大学科研团队通力合作,着力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环境监测数据不标准、评估标准不统一、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等“难度量”问题,在推动标准建设的同时,探索推动核算的成果应用和典型案例的打造,拓宽VEP核算结果市场化应用的认可度、广度、深度,是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有效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