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中国生态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市延庆区顺利召开。研讨会围绕“生态价值,绿色未来”主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瑞典、哥斯达黎加等国的50多名全球知名专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探讨。本届会议在搭建合作平台与交流分享发展经验两方面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10月23日为主论坛,地点设在延庆区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重点围绕“生态价值,绿色未来”主题进行分享。10月24日为4个平行论坛,包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方政府实践经验、自然资本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绿色金融与碳交易、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支撑“两山”转化等分享主题。
北京市政府谈绪祥副市长受邀出席论坛并致辞。夏清泉摄
北京市政府谈绪祥副市长受邀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北京市将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稳步做好生态补偿等方面的落地实践。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蔡蕾副司长介绍了全国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认为北京市生态保护工作开拓创新、力求实效,争做超大城市生态保护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作了《以生态价值生品实现推动北京建设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主旨发言,陈添从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及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层面,以近十年来北京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数据为案例,介绍了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的工作成效及今后的方向和重点。
陈添在发言中讲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北京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断擦亮生态产品底色,空气更清新、水体更清洁、土壤更安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要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能源交通更加绿色低碳,产业、建筑更加绿色低碳;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北京城市格局持续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刚性约束,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更要量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算体系创新、应用体系完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要协同抓好应对气候变化,纳入顶层市设计、开展协同治理、增强应对能力。总之,北京市通过综合施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现了保护和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全市上下的积极努力和探索,也得益于对“国际经验”的充分学习和借鉴。近年来,北京先后与意大利、丹麦、美国加州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环境部门,以及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国际机构,深入开展务实交流合作;连续7年举办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等,打造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北京品牌。我们举办第一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际研讨会,也是为了打造更多高水平开放交流合作平台,凝聚国际合力和全球智慧,共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对北京市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赏。美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Gretchen Daily,美国科学院院士Stephen Polasky等国际专家分享了全球自然资本核算领域的最新动态,高度评价了北京的生态价值核算与管理工作,以及相关中国实践在全球范围内的积极影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志云介绍了当前生态产品价值研究形势和前沿进展,认为北京市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核算方法落实了国家核算规范要求,与国际接轨,具有先进性。
作为论坛的承办方之一,北京市延庆区政府叶大华区长介绍了近年来延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表示将继续丰富和拓展“两山”转化领域的实践。
来自上海市,深圳市,浙江省丽水市、衢州市,江西省九江市,陕西省安康市等地参会代表表示,此次国际研讨会建立了内容丰富、科学实用的交流平台,对于各地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此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价值实现为代表的自然资本核算工作在全球的快速主流化进程,展现了各国家和地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共同心愿与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