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明确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我省抢抓机遇,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维护好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水上安全员在荔波小七孔景区打捞河面上的垃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绿色经济占比达45%……
一个蓬勃发展、绿意葱茏、生态优美、经济崛起的贵州,正自信地向世界展示美丽多彩的面貌。
未来,贵州将继续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方方面面,全力以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铁腕治污 绿色存量变发展增量
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62%的贵州,奇绝壮美与破碎脆弱伴生,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修复。
2022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环境风险防控攻坚战,敏锐感知各类风险苗头动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在源头遏制环境风险发生。
巡河志愿者乘船行驶在乌江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受惩,治污当用“洪荒”之力。
坚决向污染宣战,我省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2021年5月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开展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
各部门联动合作,对生态环境领域的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以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更加有力的打击措施,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依法严肃查处一批典型环境违法犯罪案件,集中侦办一批大要案件,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曝光一批违法行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我省生态环境领域严重违法犯罪的发生。
贵阳市青山再生水厂工作人员正在从紫外消毒渠取水作感观对比。赵松 摄(贵州图片库发)
同时,省生态环境厅围绕化工、工业废水、危险废物、重金属、尾矿库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生态环境安全“打非治违”,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非法违法行为。2022年,查处证照不全或过期企业197家、查处其它违法行为1518家(次)、立案调查1227起、罚款8270.5万元、拘留126人。
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提升,“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见行见效——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连续3年达到优秀等次,持续发出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和要素支撑。贵州不断厚植生态底蕴,让绿色存量变发展增量,5年来,全省绿色经济占比提高6.3个百分点,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不断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