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专家: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应增强科学性

   2023-06-16 ​新京报110
导读

2023年“6·5世界环境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在线举行,来自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及社会组织的代表和各界嘉宾,聚焦气候变化及企业绿色行动分享

 

2023年“6·5世界环境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在线举行,来自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及社会组织的代表和各界嘉宾,聚焦气候变化及企业绿色行动分享观点。


 


发挥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滨海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点话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光程介绍,滨海湿地的保护修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表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面临局部地区滨海湿地退化、社会资金参与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加强生态修复的科学性和修复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工作。


 


滨海湿地在固碳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京报:在“双碳”目标下,海洋碳汇(蓝碳)备受关注。和绿碳(造林增加碳汇)相比,滨海湿地作为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何作用?


 


陈光程: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滨海湿地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湿地植被能促进潮水中颗粒有机碳的沉降,植物凋落物和死亡的根系分解后也能保存到土壤中。湿地土壤缺氧的状态限制了有机碳的分解,有机碳得以长期保存。因此单位面积滨海湿地土壤的固碳能力高于陆地森林。近年来,滨海湿地在固碳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


 


此外,滨海湿地具有维持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作用,具有防风消浪、促淤护岸、净化水体等功能,同时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产卵场和食物来源,维系着近岸的生物多样性。在很长的时间内,加强滨海湿地的保护修复都被视为提升湿地以及海岸带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际上采取积极行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将这些滨海湿地的保护修复纳入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举措,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130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