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要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2023-06-14 中工网62110
导读

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宁夏银川市抽查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情况时,发现一些企业存在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有的企业涉嫌未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有的企业涉嫌伪造监测数据、有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涉嫌未经现场采样

 

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宁夏银川市抽查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情况时,发现一些企业存在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有的企业涉嫌未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有的企业涉嫌伪造监测数据、有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涉嫌未经现场采样即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可谓违法违规问题“一箩筐”。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部长首次暗查暗访并发现问题。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当深刻反思,为什么部长所到之处遍地都是问题,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之前却没有发现呢?笔者分析认为,其背后原因除了缺乏责任心、没有遵循专业精神等之外,还与发现问题的专业能力水平不足有很大关系。


常言道,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无论是进行企业监督帮扶,还是开展常态化日常监管,最大的问题是发现不了问题,最大的生态环境隐患也是发现不了隐患。可以说,发现问题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前提。发现不了问题,就谈不上分析问题,更谈不上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确有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干部缺乏问题意识,不想、不会、不敢去找问题。有的对问题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有的遇到问题绕着走,生怕惹火烧身,有的只是为了检查而检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走走过场,不带责任心上路。长此以往,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问题,个别性问题演变成普遍性问题,容易解决的问题变成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成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绊脚石”。


必须承认,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程中,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水、气、土等污染成因错综复杂、交织叠加,涉及社会管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找到重点、发现问题,首先有赖于专业人士的火眼金睛和专业研判,考验的是地方生态环境工作者的责任心、专业精神、业务能力。


地方生态环境一线工作者要发扬“啄木鸟”精神,始终保持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敢于揭露问题的担当、勇于正视问题的清醒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自觉。一方面,要持续加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消除“专业赤字”“本领恐慌”,努力成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强化责任意识,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多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多盯死角、多扫盲区,依法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加快复苏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发展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能放松、高质量发展主题不能改变,求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为此,这就需要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落实黄润秋部长强调的工作要求,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紧盯自动监测数据质量,严厉打击企业与第三方运维公司串通造假。只有“一竿子插到底”,用好“四不两直”方法,奔着问题去、带着责任查,才能看清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将污染防治的举措落到实处。只有督促企业依法全面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监督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真正守住守法诚信的生命线,才能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张厚美)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sty.com/news/show-12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2022 环博生态云MY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