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2022-09-26 18:3262750

 

芦苇轻摇,碧波荡漾,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水鸟自由地展翅飞翔,如诗如画的醉人美景,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吸引了很多人打卡拍照。“真的太美了!”,人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着夏日里的美好。


被誉为“京津之肾”的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原始地貌保存最好的芦苇沼泽型湿地,也是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一轴两带三区”中的“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区,总面积达104.65平方公里。


“天蓝、水清、河畅、岸绿、鸟飞”,通过保护修复发生巨变的大黄堡湿地,是武清区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其实,几年前,湿地内是另一番景象,污水横流、违法建筑连片,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度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武清区按照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高标准提级保护大黄堡湿地,积极推进湿地修复、土地流转、生态移民等重点工程。


完成修复1926.4亩,水鸟种类已占全国40%


重拳出击,铁腕推进环境治理。对湿地核心区、缓冲区70.47平方公里进行违建拆除和生态修复,兴建总长55公里的绿色围网并实现全封闭管理。先后完成翠金湖项目、燕王湖项目整改拆除和生态修复任务。累计拆除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完成湿地修复1926.4亩。


开展“绿盾行动”整治违法违规行动。彻底清理保护区内有污染的企业,梳理建账各类小企业作坊123家,对湿地保护区范围内66家生产型企业全部予以“两断三清”,对湿地保护区外的企业作坊逐个甄别、综合施策,湿地保护区违法违规及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排查涉及点位391处,整改率达100%。


彻底根治了京津农药厂、英力公司环境污染问题。拆除及危废清运工作全部完成,累计拆除建筑2.8万平方米、罐体1162个、管线3.6万延米,清理渣土5.2万方,安全转运处置危险废物3645吨。目前,湿地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正全面启动。


同时,武清区还实施了水系连通、鸟类栖息地营建、芦苇浅滩建设及植被恢复等工程。目前,翠金湖项目整改土地实现全部复绿,燕王湖项目已恢复了水草丰茂、鱼翔浅底的湿地景观。通过一系列湿地保护修复措施的落实,大黄堡湿地已经完成从“杂草荒地”到“生态湿地”的华丽转身,湿地环境不断向好,生物种类日益丰富。据相关资料显示,湿地内有鸟类214种、植物28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9种,二级保护野生鸟类42种,水鸟种类约占全国40%,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在保护区内广泛分布。


启动保护区生态移民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护修复大黄堡湿地,武清区有序启动生态移民工作,先后完成还迁区规划设计、还迁土地征收、土地出让、配套基础设施推动等工作。按照规划,核心区4个村1100余户、3200多人将逐步从核心区搬出,30.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将建成“无人区”,这项工程将于2023底前完成。届时核心区村庄将全部迁出,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对湿地保护的影响,从而使保护区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武清区践行“两山”理念,通过守住生态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加速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目前,大黄堡湿地资源丰富、水网密布、芦苇茂密、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一个由芦苇、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蓄洪抗旱的生态功能。随着湿地环境越来越好,武清区深入贯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后半篇文章”,在“871”重大生态工程中贡献武清之为,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和天津生态屏障。


下一步,武清区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到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强“大黄堡”品牌,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推动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聚焦智能科技、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切实高水平用好生态换来武清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汇绿生态收盘跌3.16%,主力资金净流出2376.94万元
11月12日,汇绿生态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76.94万元,近3日获主力资金累计流出1917.6万元。截至收盘,汇绿生态报7.67元/股,下跌3.16%。

0评论2024-11-12279

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召开专题座谈会,指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

0评论2024-11-12262

中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本报11月11日电 (记者刘发为)近日,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厦门举办。活动期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中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

0评论2024-11-12268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