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樊晶晶: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范式 助力美丽新湖南建设

2023-04-10 18:01560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多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湘大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当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依然复杂,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范式,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助力美丽新湖南建设。


创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模式,夯实美丽新湖南建设的社会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增进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选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社区基层、深入大中小学开展宣传,让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自觉。二是引导人们拉近与自然的距离。依托生态文明建设中日益密集的绿色空间网络,充分发挥志愿组织作用,引导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走进身边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之美,加强“我”与自然的精神联结,厚植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和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三是推动人们改进日常行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的宣传,让人们不仅熟悉当前全球环境热点话题,也能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改善需求,认识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引导人们选择绿色生活方式,转向绿色低碳循环消费模式、休闲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保护自然的行为自觉和行动能力。


倡导将自然美、人文美有机融合的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美丽新湖南建设的文化底蕴。自然美、人文美是美丽新湖南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它们的基础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应指导人们用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五种机能感知自然、认识自然,建立和自然的密切联系,从理解生命意志角度欣赏自然生命之美,从生态系统整体视角欣赏自然生态之美;另一方面,我们欣赏的生态环境蕴藏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文底蕴深厚,应着力启发人们感知山水的人文之美。比如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不仅是美丽河湖的代表、打赢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战的示范案例、当地民众感知自然美的绝佳场所,还是一条穿越古今的人文河流。从汉代起就被载于史册的它有着动人的传说、留下了关羽战长沙的印记、见证了马楚王朝的兴盛。行走圭塘河畔,美美相映、以美润心,自然美与人文美有机融合,可以让人们充分领略到美丽新湖南的迷人魅力。


搭建多元化生态文明教育平台,丰富美丽新湖南建设的实践路径。一是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在地化”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本土网络,发动本地人员、开拓本地资源、发展本地专业力量、聚焦本地生态环境问题、打造本地特色课程,促进人们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新湖南。二是构建生态文明教育“阶梯化”模式。依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首先培育激发人们亲近、热爱、尊重自然的情感,再融情入理,教育人们在认知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学会顺应自然,进而融合情理、付诸实践,将情感、理性认知转化为对待自然的自觉行动,并在行动中强化对自然的情感与理性认知。三是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综合化”体系。围绕生态强省建设要点,构建涵盖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系统修复、城乡环境治理、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等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综合体;打造连接家校社、贯穿大中小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综合体;联动政府、学校、公益组织、志愿者各方力量,多元融合发展,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创新综合体;搭建生态文明教育社会服务综合体,为全省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方案、行动平台与行动保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利多来了!重点焦化企业:明日涨价!焦煤期价还要涨?
自6月初以来,焦煤期货价格涨幅已超25%,领涨黑色板块。焦煤还要涨多久?后期还有利好政策吗?对此,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行业人士。华宝期货双焦研究专员冯艳成认为,今年上半年煤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持续宽松。受

0评论2025-07-1464

中国对美海运价坐“过山车” 最新数据止跌回升折射需求变化
在美国一边对多国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的7月,中国外贸出口表现坚挺,对美航线运价止跌回升。关税战下美线运价坐“过山车”随着国际运力逐步恢复,需求则相对平稳,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近期

0评论2025-07-1467

我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产出“第一桶铀”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阶段,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

0评论2025-07-1477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