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2023全国两会好声音”系列报道之四|关于生态环保,政协委员这样建言献策

2023-03-15 15:3965670

     

 


原创 刘瑜 民主与法制周刊

文/本社记者 刘瑜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9期

“2023全国两会好声音”系列报道之四

关于生态环保,政协委员这样建言献策

本社记者 刘瑜

>>2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普安县茶源街道生态茶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2023年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一组数字:2022年,生态环境部共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包括人大建议818件、政协提案476件,数量同比增长26.4%。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建议提案内容看,涉及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建议提案最多,占承办总数的20%以上;同时,代表委员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此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给予较多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特别是今年两会,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别,是国家层面对生态发展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有关生态环保的好声音,自然不会缺席。

以法治为力——持续推进“碳治理”落地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每年都带着丰富的调研材料和细致打磨过的精彩提案,在全国两会上建言献策。进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前一天,巩富文委员仍工作至很晚。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对提案滔滔不绝的讲述,诠释着他深入调研后的底气。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巩富文委员始终坚持立足于司法实践,工作中坚持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导,主动担当起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司法使命。他将每一份良策,都融入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

>>巩富文委员 受访者供图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两年全国两会上绕不开的话题之一。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重承诺,实现“双碳”目标必然要求完善的法治引领护航。虽然近年来我国气候立法明显提速,但“双碳”规范依据仍然停留在国家政策层面,难以为“双碳”目标提供全面的法治支撑。

“距离碳达峰的时间紧迫,急需通过政策引领向法治保障转变。”巩富文委员介绍,“要从‘碳法规’‘碳法律’‘碳法治’三个层面协同发力,以法治的力量推进‘碳治理’落地见效。”今年全国两会,巩富文委员带来的有关生态保护的提案之一,便与“碳治理”有关。

他建议,首先,要完善“碳法规”,形成健全有效的政策之法。建议国务院和地方权力机关尽快完善低碳排放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次,要健全“碳法律”,提供可资裁判的规则之法。建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完善相关法律,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现减污降碳一体化;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化;修改完善相关法律,促进实现“双碳”目标协同化。“例如,修订污染防治、资源保护、能源利用等领域的相关法律,通过强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高生态环境的碳汇能力,增加碳汇总量,形成‘减污——降碳——增汇’的协同效果。”巩富文委员补充说。最后,要推进“碳法治”,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治理之法。推进减污降碳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的法治化。制定清洁生产生活的“促进法”,实现社会生产生活消费领域低碳化;制定规制市场的“引导法”,实现市场交易绿色化;编纂修订“生态环境法典”,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法治化。

巩富文委员进一步说明,要通过“碳法规”“碳法律”的完善和实践,将污染防治、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法律规范体系进行科学整合,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一体遵循,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法治道路。

从“法规”到“法律”再到“法治”,巩富文委员表示,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式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碳治理”的“碳方案”和“碳智慧”。

以山水为笔——勾勒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也是一名多年奋战在司法一线上的“老”法律人。作为一名司法领域的政协委员,他注重将履职尽责与本职工作紧密衔接。多年来,他眼里有烟火、心中有山河,以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和担当,聚焦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共谋生态修复 助力绿美云南建设!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技术交流会在昆举办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10月9日,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技术交流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主办,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

0评论2023-10-163704

黄河生物多样性“家底儿”是否摸清?生态环境部回应
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在回应“黄河生物多样性‘家底儿’是否摸清”时表示,黄河源头、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如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由建区时(1992年)的

0评论2023-04-27340

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 “绿线”向西移动约300公里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张昊哲)生态环境部27日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表示,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绿线’向西移动约300公里。  王志斌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黄河

0评论2023-04-27325

生态环境部: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功能问题突出
生态环境部将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做好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监督。我国已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空间的压力和威胁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质量

0评论2023-04-27329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