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起笔”绿水青山 “落墨”民生福祉|优良生态成为贵州人民“幸福增长点”

2023-03-09 16:3762360

 

如果你问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军,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带来些什么?他会告诉你:“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全村人的生活标配。”

连日来,陶营村的樱桃花陆续绽放,与河流交相辉映,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赏花游玩。“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陶营村的产业业态不断丰富,二月可赏花,四月来品果。”谈起如今的陶营村,肖军言语间满是喜悦之情。

昔日主要依靠烧土陶、制砖瓦发展的陶营村,如今凭借全力打造的近5000亩玛瑙红樱桃树,让村民们在“两山”转化间遇见了幸福。陶营村点“绿”成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收获了丰硕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贵州努力探索,以更大力度解决好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守好底线走新路

2015年以来,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都坚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至今已坚持九个年头。

今年,全省设义务植树点1469个,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义务植树达13.8万人,植树118万余株,面积1.76万亩。

农历正月初七当天,义务植树活动结束后,贵阳市林业局干部李盛林最后离开植树点。每年,李盛林参加活动都是“值岗”到最后,年年如此。

踏在植树点的沙土上,李盛林来回踱步,看到微微倾斜的小树苗,他会刨开沙土仔细查看,再把沙土压实,“要确保每一株草木存活,这可马虎不得。”李盛林告诉记者,9年里,有超300余株树苗在阳光雨露和他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茶农在雷公山上的茶园里采摘茶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摄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5372万亩,退耕还林实施面积达1695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贵州始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时刻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保护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

水润万物生,林泽八方福。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较五年前提高7.51个百分点;全省119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和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8.3%;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9.0%……一个个数据变化,是贵州守好底线走新路、坚持不懈抓保护的有力佐证。

不负青山得金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曾几何时,“荒山秃岭不长草,人穷粮少吃不饱”,是贵州不少地区的写照。

“生于斯,长于斯”,贵州人民不甘于此,期盼改变这一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发生“不同寻常”的大量枪击
国际原子能机构13日发表声明说,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12日晚发生“不同寻常”的大量枪击,这对核安全和安保可能造成威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声明中说,驻扎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团队报告说

0评论2025-07-1452

全国在建海拔最高百米级高坝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取得重大进展
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该工程)是国务院明确重点推进的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近日,该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今年6月份大坝填筑量突破68万立方米,月度施工产值达6024万元(人民币,下同),创下中国水电基础

0评论2025-07-1454

如何填平可持续低碳燃料“现实鸿沟”
交通运输业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来源之一。2024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78亿吨,交通运输排放约占24%。同时,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持续反弹,实现净零排放存在挑战,折射出行业脱碳的艰巨挑战

0评论2025-07-1451

浙江打造社保联盟“生态圈” 推进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财开”)作为倡议者发起的浙江省社保持股企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正式成立,116家联盟成员探索通过共同组建“朋友圈”,促进资

0评论2024-07-08547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