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和谐共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4-04-22 15:5779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指导新的实践,带来新的改变。


把好清水北上第一关


南水北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如何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习近平2021年5月14日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位于河南南阳的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水龙头”“总开关”。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南水北调渠首的工作人员为之振奋、为之鼓舞。渠首大坝是清水北上的第一道闸门,南水北调渠首生态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监测渠首大坝以上的入库水源,守护好源头的“大水缸”,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习近平2021年5月14日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特殊“环境监测员”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



从长江流域到黄河之滨,中华大地上,绿色转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旋律。


在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他们的“环境监测员”竟然是几十只梅花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塑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黄河离厂区只有5分钟车程,形成了石化职工游玩黄河湿地的“10分钟”生态圈。黄河湿地白鹭、白鹤等多种鸟类成了梅花鹿的新邻居。新工业促进厂区新生态,厂区新生态融入了黄河新生态。



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2021年10月22日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发生“不同寻常”的大量枪击
国际原子能机构13日发表声明说,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12日晚发生“不同寻常”的大量枪击,这对核安全和安保可能造成威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声明中说,驻扎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团队报告说

0评论2025-07-1450

全国在建海拔最高百米级高坝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取得重大进展
西藏帕孜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该工程)是国务院明确重点推进的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近日,该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今年6月份大坝填筑量突破68万立方米,月度施工产值达6024万元(人民币,下同),创下中国水电基础

0评论2025-07-1451

如何填平可持续低碳燃料“现实鸿沟”
交通运输业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来源之一。2024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78亿吨,交通运输排放约占24%。同时,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持续反弹,实现净零排放存在挑战,折射出行业脱碳的艰巨挑战

0评论2025-07-1448

浙江打造社保联盟“生态圈” 推进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财开”)作为倡议者发起的浙江省社保持股企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正式成立,116家联盟成员探索通过共同组建“朋友圈”,促进资

0评论2024-07-08544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