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前十月全国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5700余件 赔偿金额近12亿元

2023-11-30 20:162590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正全面稳步推进,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在今天(30日)上午举行的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介绍,2018-2022年,全国各地相继制定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中涉及的线索筛查、鉴定评估、磋商程序、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文件共459项。2022年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后,各地及时组织修改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有效提高了制度实施的可操作性。

赵柯介绍,在已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国家标准基础上,生态环境部研究制定了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效果评估、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等3项国家标准,目前已通过部常务会审议,计划年底出台。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在当下是较为节省社会成本,较好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有效方式。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今天给记者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全国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5700余件,涉及赔偿金额近12亿元,修复土壤超过120万立方米、林地360万平方米、农田160万平方米、地表水体4700万立方米、地下水1.3万立方米、湿地80万平方米、清理固体废物45万吨。

据生态环境部此前公布的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近年来,多地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环保督察、行政处罚等,办理了一批重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件,以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

最高人民检察院此前在办理南四湖公益诉讼专案中,发现山东省部分企业存在高盐废水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超标排放含盐废水的环境违法行为,并将该案件线索移交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经过排查筛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现有33家企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盐、全盐量浓度超过山东省地方标准限值,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硫酸盐0.10~7.75倍、全盐量0.06~3.92倍,成为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的隐患。

于是立即启动索赔程序,并委托鉴定评估机构开展鉴定评估。目前,鉴定评估机构已对33家企业中的25家出具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其余8家企业已完成损害调查,正在出具鉴定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结论,其中1家企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显著轻微,无需赔偿;24家企业硫酸盐、全盐量超标排放对周围的地表水环境造成了损害,可量化的损害金额约9.2亿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利多来了!重点焦化企业:明日涨价!焦煤期价还要涨?
自6月初以来,焦煤期货价格涨幅已超25%,领涨黑色板块。焦煤还要涨多久?后期还有利好政策吗?对此,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行业人士。华宝期货双焦研究专员冯艳成认为,今年上半年煤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应持续宽松。受

0评论2025-07-1447

中国对美海运价坐“过山车” 最新数据止跌回升折射需求变化
在美国一边对多国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的7月,中国外贸出口表现坚挺,对美航线运价止跌回升。关税战下美线运价坐“过山车”随着国际运力逐步恢复,需求则相对平稳,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指数近期

0评论2025-07-1449

我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产出“第一桶铀”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阶段,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

0评论2025-07-1454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