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改革创新破难题 生态文明添动力 北京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2023-06-26 16:5862120

 

 

  新时代十年,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十年改善。

  十年来,北京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注重顶层设计,尊重基层首创,完成规定动作,做实自选动作,推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改革措施,构建了符合中央要求、彰显首都特点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推动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升了绿色发展水平,实现了以改革开路、解难、促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带来的“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一、锚定蓝图,“生态红利”带来“北京奇迹”

  生态环境问题曾经是北京“大城市病”的突出问题,也是北京市老百姓的揪心事烦心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北京市生态环境问题,2014年2月26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来北京视察就指出,北京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蓝天难见、繁星无影、河水断流”。

  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北京市瞄准问题,破解难题,大刀阔斧,对症下药,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旨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以治理大气污染为例,北京市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大气污染防治难题的关键一招,出台实施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排污许可制、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一系列创新性改革方案,其中大部分都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意见》,实施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系、落实排污者主体责任、完善公共政策、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能力、严格督查考核和问责等六大方面、18项改革措施。

  敢于碰硬、真抓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有了细颗粒物(PM2.5)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十年降幅66.5%的成绩,创造了世界超大城市改善空气质量的“北京奇迹”。从“蓝天难见、繁星无影”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华丽转身,北京的蓝天成为老百姓最有获得感的一件实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生动实践。

  二、问题导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难题促发展

  北京市坚持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破难题、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从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什么等三个维度推进落实。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2018年底,组建了市委书记任主任的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强化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先后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北京市贯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实施办法》,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打督察考核问责“组合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从“以GDP论英雄”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制度,压紧压实自然资源管理责任。

  (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开发的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为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以土地、森林、水等资源为重点,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摸清了自然资源“家底”。国土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20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意见》,传导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刚性要求,评估调整三条控制线,落实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市域面积27.5%的生态保护红线和14.1%的城镇开发边界,完整构建了北京市“三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即市、区、乡镇三级,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类,并统筹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督、运行保障四个子体系),推动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三)建立健全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加快转变

  立足能源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高的市情,坚持节约优先,实行能源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促进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对能源,在实行消费总量、能耗强度“双控”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引导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发展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三五”以来,万元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对水资源,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管理,出台实施《北京市节水条例》《北京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16个区创建成节水型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施用水定额管理。对耕地,修订《北京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建立居民用水、用气、用电阶梯价格机制,实现非居民用水、用气、用电区域差别价格政策“全覆盖”,用价格杠杆推动资源节约。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浙江打造社保联盟“生态圈” 推进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财开”)作为倡议者发起的浙江省社保持股企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正式成立,116家联盟成员探索通过共同组建“朋友圈”,促进资

0评论2024-07-08352

浙江打造社保联盟“生态圈” 推进高质量发展
日前,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财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财开”)作为倡议者发起的浙江省社保持股企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正式成立,116家联盟成员探索通过共同组建“朋友圈”,促进资

0评论2024-07-08370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2024年5月16日
美国CPI重燃降息预期,美债、黄金跳涨,三大美股指齐创新高。标普、纳指涨超1%。芯片股指四连涨,英伟达收涨3.6%,AI“妖股”超微电脑涨近16%、戴尔涨11%。特斯拉收跌2%。AMC等多只散户抱团股盘中跌超30%,游戏驿站

0评论2024-05-20341

券商观点|环保板块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24Q1修复态势初显,建议关注水价调整及环保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机会
 2024-05-14,德邦证券发布一篇环保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4Q1修复态势初显,建议关注水价调整及环保设备更新带来的投资机会。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2023行业延续承压态势,24Q1收入利润实现双修复。根据

0评论2024-05-203706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逐年增长
记者5月17日从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保护主体、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补偿资金规模逐年增长。

0评论2024-05-2034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