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药物+食物 这些防暑解暑知识点快来get!

2022-07-07 10:565440

四川省气象台日前发布高温蓝色预警,从7月5日起至7月9日,盆地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部分地区还将超过38摄氏度。四川今年盛夏气温也较常年同期偏高0.5~1.0℃。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食物防暑解暑?这些知识点快来get!


  防暑药那么多,是不是都“差不多”?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提醒:“药的成分不同,功效有别,应用起来是有各自的适应症的。”接下来就讲讲常见的防暑药。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治疗“阴暑”,所谓的阴暑,并非由于烈日暴晒,而是暑热夹湿造成的。环境湿度大、天气闷热是最主要的原因。暴雨之后的闷热天气,或长时间的“桑拿天”会出现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等不适症状,服用藿香正气水较为合适。


  需要提醒的是,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酒精过敏者禁用,同时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仁丹


  仁丹其作用是清暑开窍,适用于因烈日暴晒而引起的中暑以及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等,同时可用于晕车、晕船。用法: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


  


  十滴水


  十滴水有祛暑、健胃的功效,适用于缓解中暑后出现的头疼、头晕、高热、呕吐、胸闷等症状。烈日下劳作、旅行时,凡有烦热之感,均可口服十滴水,能消暑解热。


  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儿童减半)滴入1杯白开水中,搅匀服下。需要注意的是,仁丹中的朱砂和十滴水中的樟脑,这些有一定毒性的成分,所以孕妇和婴幼儿禁用!成人也不宜长期服用。


  除药物外,还可以巧用食物防暑哟!


  水


  夏天要多饮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汗多者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以补充随汗液排泄的盐份。


  白开水、茶水、蔬菜汤、饮料等都是补充水份的途径,但需注意以清淡为主——例如茶以淡茶为好,菜汤也不要过咸,果汁饮料不可过浓、过甜。水温以常温为宜,冰镇的饮料虽然可口,但易引起胃肠痉挛,不推荐大量饮用。


  


  姜


  夏季很多人喜欢吃冰激凌、雪糕等冷饮,并且喜欢长期呆在空调房间不出门,这都会导致人体内的湿气无法正常排出。生姜具有解表化湿、升发阳气的功效,可以开胃健脾,预防中暑。当然,吃生姜也是有讲究的:最好在早上吃,每天不宜超过5片。


  


  绿豆


  绿豆性寒,清解暑热,大夏天、尤其是户外活动后饮一碗绿豆汤,对于排解暑热是非常有利的。绿豆还可以和百合、甘草等食物和药物搭配,口感和疗效会更好。但其性寒,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少用。


  冬瓜


  中医认为,冬瓜性味苦、微凉,入肺、大肠、小肠、膀胧经,有利湿消肿、清热解毒、下气化痰功效,不过冬瓜是清凉性质的食物,火体人宜食,寒体人则不宜多食。


  荷叶


  夏天暑湿较盛,体虚脾弱,胃口不开,难能进补,宜食荷叶。需要注意的是,荷叶的食用也要有度,不可过量或长期食用,尤其是对于体瘦虚弱之人,更不可多食。


  另外,防治夏季疾病还可以通过食疗药膳方。


  


  陈皮荷叶茶


  荷叶5克,陈皮2克。亦可用鲜荷叶、鲜橘皮按以上比例,用水煮5分钟左右就可以饮用。或用沸水冲泡满杯,焖5~6分钟,便可饮用。亦可适量放些竹叶或者冰糖,口味更佳。


  具有消暑利湿、生津止渴、开胃健脾、散瘀解热等功效。适用于暑热头痛,头晕,口干烦渴,呕吐反胃等。


  


 


  绿豆冬瓜汤


  肉 250 克,绿豆 75 克,红糖适量。将冬瓜切成小条状;绿豆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清水煎煮,待豆粒煮成豆糜状时,加进切好的冬瓜,继续煲2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可早晚分食。具有清热解暑,解毒润燥,除烦止渴,祛湿利水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躁不安,口渴尿黄,小便不利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汇绿生态收盘跌3.16%,主力资金净流出2376.94万元
11月12日,汇绿生态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76.94万元,近3日获主力资金累计流出1917.6万元。截至收盘,汇绿生态报7.67元/股,下跌3.16%。

0评论2024-11-12277

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召开专题座谈会,指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

0评论2024-11-12261

中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本报11月11日电 (记者刘发为)近日,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在福建厦门举办。活动期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中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

0评论2024-11-12267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