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亿滋补市场!养生还是“中式”香?
本文由植提桥和消费者之声联合推出
作者: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 行业分析师 杜天一
植提桥Lisa
爱吃、会吃的中国青年,正在通过饮食来实现养生和健康。
2021年滋补及营养类产品市场规模已超过2600亿元,占据食品制造业总量21268亿元的12%。据新华网等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18-35岁年轻人是养生消费的主力军,在养生消费人群中占比高达83.7%。并且,有数据显示,平均每位城市居民每年用于健康养生的花费超过1000元。购买力之强,可见一斑。
产品端,“泛滋补”类食品也正在各个食品赛道渗透,比如在饮料中添加人参、蜂王浆、益生菌等成分。
可以说,食品饮料行业的“养生滋补”时代正在到来。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养生滋补?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通过吃来获得健康益处,早已根植在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理念当中。伴随着年轻人对国潮、国风的认可,对“保温杯里泡枸杞式”养生的调侃和认同,购买滋补品正在逐步兴起 。
再者,当代年轻人的健康状况确实越来越显著。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变化,以及较大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等多重因素使很多90后、00后已经出现健康风险信号。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科学研究报告2021》研究显示,目前高发的缺乏自主运动、身体活动水平下降、闲暇屏幕时间过长、高油高盐、水果坚果全谷物蔬菜摄入过少、普遍饮酒等现场,会导致肥胖和心血管代谢慢性疾病等问题。
在均衡膳食、合理运动,满足各类基础营养素的需求前提下,合理摄入包括姜黄素、原花青素、番茄红素在内的,来自传统“泛滋补”类食品的其他有益健康的膳食成分,也是重要的补充。
不过消费者往往更关注直接表现出的健康问题。英敏特调研数据就显示,在消费者心目中,视力、消化、睡眠、腰椎/颈椎、皮肤以及体重问题是贯穿2017-2021年的六大健康挑战。在年轻群体中,尤其突出的是视力、皮肤和心理健康问题。
数据来源:英敏特
健康需求的高涨、中国食补文化的底蕴加上中式养生的兴起,为介乎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滋补品提供了生长空间。
年轻人的滋补方式和传统滋补有何不同?
虽然我国的滋补文化历史悠久,人参、燕窝、鹿茸、阿胶等大量的滋补产品几乎人尽皆知,但年轻人的滋补方式仍与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新的滋补理念
年轻人的滋补理念,首先建立在“感官体验-营养健康”平衡的基础上,呈现出一种有趣的两面性:一边是肆意狂欢,一边是养生保健。比如一边吃辣火锅一边喝金银花,一边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一边喝酒一边泡枸杞,一边熬夜喝可乐一边放党参。这种养生理念也被很多年轻人自嘲为“朋克养生”“马后炮养生”。